首頁
1
商品介紹
2
印度佛教的發展3
004

印度佛教的發展


佛滅度後印度的佛教發展

一、部派佛教的發展

1.根本分裂與部派佛教的發展 

世尊滅度百餘年,因「十事非法諍」而招集的第二次集結,重誦律藏,雖上座部長老獲勝,僧團形式上仍歸統一,但在思想行為上實已有上座部(較保守)大眾部(較前進)兩個集團。到了阿育王時代,在第三次集結後,發生了「大天五事諍」事件而正式分裂。緣起乃當時印度最大最重要之寺院─雞園寺中有一比丘大天,為人聰穎,辨才無礙,頗受信徒敬仰,也為阿育王見重,常至宮中說法。依《大婆沙論》卷九十九記載:「大天聰明,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說法,自稱阿羅漢,上下歸仰。」。大天本屬大眾部,他認為佛教僧團的戒律與教義不應墨守成規、固步自封,而與時代脫節。應該提倡自由寬大的學風以求進步。因而大天倡言異論,依《大婆沙論》卷九十九記載大天之弟子問師有關阿羅漢諸事,大天說五種異論(大婆沙論以惡見稱之)上座部諸僧,大不為然,自此兩派於雞園寺內諍議不休。阿育王知後,本欲調解,無奈兩派不肯相下。於是大天提議:「戒經中所載滅諍的方法,應該依多數人的意見。」,阿育王應允此法。但僧團中上座部多年高而人少,大天僧徒年少而人多,表決後上座部當然失敗。於是上座部諸長老退出中印度,北走迦濕彌羅,上座部與大眾部正式分裂。史上稱此為「根本分裂」。此次與「十事非法諍」事件最大的不同在於「十事非法諍」是諍戒,而「大天五事諍」事件諍的是教理上的問題。而部派佛教的歷史由此開展。


2.枝末分裂

 

上座部北走後,阿育王於迦濕彌羅為其另建雞園寺,遂使上座部教化盛行於北印度,爾後也因教議上意見之不同,再分為說一切有部和雪山部,前者又分裂為多部。因此上座部本末共分十一部。

大眾部在根本分裂後,不到百年,又分裂為多部,本末合為九部。總之,上座與大眾兩部末枝分裂共為二十部。



部派佛教的特色

 

部派佛教的開展,有其歷史上的因緣,因為世尊滅度至此時期已兩百多年,隨著時代變遷,新的問題和外道的詰責皆不能由世尊的口中親自宣說而無諍的解決。許多當年佛陀視為無記(無意義)的形上問題,此時卻也變成須要解決的問題(例如輪迴的接承、意識的細節等)。因此,後世佛弟子只好由原有聖典中去找尋、逆朔佛陀的本義,故此時有大量的論典出世,各部皆依其見解開展教義。



二、大乘佛教的發展

1.大乘佛教的初期發展與中觀思想的建立

 

在佛滅五百年間(西元第一、二世紀)大乘經典先後大量出現之際,首先倡導大乘思想的大德是馬鳴菩薩。馬鳴菩薩原為外道,世智聰辯,善通論議,後為大比丘長老劦所折伏,入佛沙門,後博通眾經,明達內外,大揚大乘思想。馬鳴菩薩是最早提倡大乘運動的人。而真正使大乘佛教自成體系的人是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出生於西元第二世紀中葉,為婆羅門種,後皈依佛門出家,他可能為馬鳴菩薩的再傳弟子。龍樹菩薩早先誦讀小乘經典,後學大乘經典。他感於佛法深微精妙,但許多精髓卻未被完全闡述,於是興起革新佛教的志願,依大小乘經典創寫出許多大乘論釋,其中最重要的思想論釋為《中論》,是後世空宗的思想主幹。其它如《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大乘二十頌論》等,皆為重要論典,影響後世甚巨。龍樹菩薩的著作極豐,古來有「千部論主」之稱。龍樹菩薩不但開創顯教也是密法的開祖。


空宗與中觀思想龍樹菩薩所闡述之中心思想為「緣起無自性」又稱為「緣起性空」─原來宇宙的種種現像(萬法),是依因緣法而成立的,而因緣所生法是流轉遷遞,生滅變異。所以萬法皆無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無自性)。而如此的一個真象是捨棄一切名相,無關乎語言概念的絕對,此稱為─真諦。但吾人為顯示真理,乃不得不借用語言文字的描述來讓眾生認識,此稱為─俗諦。二諦的關係,係以俗諦說「假名有」,促使眾生破一切執著而體會真諦的「空性」,進而脫離真俗的對待,而達到一個中道的絕對境界。在《中論‧觀四締品》偈稱: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龍樹菩薩所闡述之佛法精髓在於運用文字對一切概念的否定(破而不立),由「性空」下手,來達到讓眾生直觀體悟到絕對的境界。例《中論‧破因緣品》: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註:此「八不」即是後人所稱之「八不中道」)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此種教法的開演,被稱為中觀學派,即是佛教的「空宗」。


2.大乘佛教第二時期的發展與瑜伽(唯識)思想的建立

龍樹菩薩歿世之後的一百餘年(第三、四世紀)大乘佛教的推動弘揚者為無著世親兩兄弟,他們集佛教中瑜伽行者的思想之大成而建立了以唯識思想為體系的大乘佛教。

 

〈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無著菩薩本亦為婆羅門,後入佛教化地部出家,修學小乘,後來讀誦大乘經典而轉為弘揚大乘教法。傳說無著菩薩得自“兜率天內院”彌勒菩薩傳授五部大論─《瑜伽師地論》、《金剛般若波羅經論》、《大乘莊嚴論》、《辨中邊論》、《分別瑜伽論》。而無著菩薩本身亦著作《攝大乘論》闡述阿賴耶識,是唯識思想發展中期的一本重要論著。另一《顯揚聖教論》系闡述《瑜伽師地論》的重要著作。

世親菩薩無著菩薩之弟,早年於北印度宣揚部派思想,著有《俱舍論》,此論又被稱為“聰明論”,是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的思想精華。世親菩薩後經其兄善巧引讀大乘經典後,悔其前過,而捨小入大,宣揚大乘。世親菩薩論著極豐,亦有千部論主之美名。《大乘五蘊論》、《百法明門論》,說明宇宙諸法。《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在闡述唯識思想。上述諸論皆為唯識思想中重要論典,其中《唯識三十頌》是唯識思想成熟期的作品,影響後世唯識思想發展甚深。其它如《淨土》、《華嚴》、《法華》、《般若》、《涅槃》等皆有註解。此後兩百餘年,無著、世親一系的唯識學說,成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


〈有宗與唯識思想〉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所闡述的唯識思想最基本的要義在於“萬法唯識”─即宇宙所有的現象唯識()所造,離開了的心識無一外境存在。舉例來說,吾人見山川大地而能認知並分別,主要是經由眼根()的發動而在心識上形成“相狀”,心識再依此一相狀加以分別了知而獲得概念。吾人仔細思考,心識上的相狀其本質並不是眼外的山川大地。由另一個“誤將草繩認為蛇”的例子可知,心識上的蛇與草繩的物性可有任何相同乎?如此可知宇宙萬法的開展唯心所造,而眼根等諸識的發動是依因緣法則而起的(不可否認的,心識中蛇影像的現起,是眼識與草繩的因緣作用。)。而這開起萬法的“心”,主控吾人一切生死輪迴,所以稱為“心王”。


而唯識另一基本要義是將意識細分出心、意、識三種,與其它五識(眼、耳、鼻、舌、身)合為八識,這八識正是組成心王的原件。其中第八識─心,佛典稱為“阿賴耶識”,它保留了吾人所有造做的經驗─業(種子),業種子等待因緣合和而產生結果(現行),而現行的經驗又再成為業(種子)存於第八阿賴耶識中,輪迴也因種子→現行→種子而輪轉不息。阿賴耶識雖然是業力輪迴的主體,但因種子因不斷生成現行又再受薰成種子,因此下一剎那與上一剎那的阿賴耶識並不相同,但下一剎那的阿賴耶識是上一剎那的阿賴耶識所變現的,如此可知阿賴耶識的本質是“不常不斷”。而眾生會流轉於生死苦海皆因我執─即第七識─意(佛典稱為“末那識”)執著第八識為一個真實不變的我而不知萬法唯識,故始終不能擺脫苦海。


唯識思想本是由佛教徒中的瑜伽行者依佛所說密義所建立的,“瑜伽”意為“相應”有實踐力行之意,因此唯識學派不僅要諸佛弟子了解宇宙所有輪迴現象,更要努力去實踐修行,達到「轉識成智」的成就。


因為唯識思想在“空”的解釋上,是否定虛妄不實的現象存在─「非有」,而肯定最高真理(勝義諦)的覺知是不可言說、比擬和概想的存在─「非無」。主張“空”是「非有非無的空」。因此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


3.大乘佛教第三期的發展與中觀思想的復興

大乘佛教第三時期主要為密乘的興起與發展,時期約在佛滅後一千年至一千六百年間(西元六世紀至十二世紀)龍樹菩薩以後,雖有一法系弘揚中觀思想,但中觀學派真正再興,是在五世紀時的佛護菩薩,其後有清辯,但清辯並不全然讚同佛護的學說,而是另將部份唯識思想安立在中觀思想中。直到約百年後,月稱菩薩才重弘佛護菩薩之說。月稱菩薩是中觀學派的復興者(約西元七世紀),他著有《淨名句論》、《入中論》等以中觀思想破唯識諸論,並駁斥清辯之說,重振了中觀學風。由是中觀思想便形成兩個學派。佛護月稱一派為「應成派」,清辯一派為「自續派」。唯後期學的中觀學派與唯識學派學者,很多都有綜合密教的修行方式。



三、密教的發展 

秘密佛教的搖籃、成熟與衰
秘密佛教的理論化與系統化大約在七世紀完成,成熟於八世紀。但秘密佛教的醞釀仍是來自於印度本身的文化。早在佛陀出世前千年,印度本身的吠陀文學就有關於「真言」的素材;由讀誦真言來祈禱攘災招福。而約同在佛陀年代的「弭曼薩派」,首先將「真言」給哲學化和實體化。這一派後續在後續發展中,持誦真言的活動逐漸由限定特別的婆羅門階級擴大到四姓階級。透過真言持誦祈願的活動便普及於民間。此時的佛教,也逐漸有真言的持誦,但初期的真言持誦主要在於「防護」之用,例如治病、防蛇等。


這種只是為了防護、消災等片面功用的真言,初期都是無組織性、片段地參雜在其他經文中。這一時期的發展,相對於後期密叫發展,學者多稱其為「雜部密教」;簡稱『雜密』。


而真正將「真言」修行方式獨立出來並透過佛教思想將其重新詮釋的時期約在七世紀初,最主要的經典為《大日經》。這時期以真言密法為中心且獨立組成系統的佛教修行方式,被稱為「純正密教」;簡稱『純密』。這時期密教從歷史發展來說,也被稱為中期密教。此期密教其特殊的地方在於利用結印,真言(咒語)、觀佛,三種修行的配合來達到身、口、意三業的清淨。

 

從歷史各時期出現的佛教秘密經典來看,中期密教(純密)從七世紀《大日經》發展至八世紀半左右《金剛頂經》初備,思想體系達到了最繁榮與成熟。這時期是密教發展的黃金期,區域上主要發展於西印度與南印度。爾後,純密逐漸分化與世俗化,部分密教發展於中印度,並受到波羅王朝的庇護,這時期起的密教發展在歷史分期上被稱為後期密教。波羅王朝全盛時期幾乎統治全印度,先後興建高岩寺超戒寺等,規模雄偉壯觀,成為當時佛學中心。後期密教思想,同時接受性力瑜伽思想。這時期的密教已無突破性的思想發展,而多將重心關注在瑜珈修行上的技巧與細節上。在密法的發展中,《大日經》的「清淨梵行」思想並無持續發展。相對的,《金剛頂經》的「大樂思想」逐漸被重視並開發出來,再加以後期坦特羅(無上瑜伽部的“密續”)於此時期以備然大全。「大樂思想」經發展而成熟,並以明妃做為事業手印,成為後期印度密乘修行中的主流思想。而日本則將此期密教,相對於初期密教(「右道密教」)稱為「左道密教」。後期密教發展中,有許多是大乘中觀學派與唯識學派的學僧,他們將中觀與唯識思想綜合到密教的修行方式。此期密乘強調的是透過密法的修行能快速成就佛的法身、色身果位,又稱為「金剛乘」。思想與修行上有別於日本弘法大師所傳中期密教為主的「真言宗」。


 

四、佛教在印度的衰滅

大凡世間諸法,有成必有壞(空、成、住、壞)。佛教由佛陀創建,在第七世紀達到最巔峰,到了第十二世紀因回教入侵印度全面毀滅佛教,而致使佛教在印度消失。

有些現代學者在研究印度佛教的滅失時,將其原因歸咎於密法的興起,喪失了佛法的原貌,不能與新興的印度教相抗恆。但印度佛教的消失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包括印度思想的主流始終是「大梵思想」,而佛教僧團式的生活模式有別於印度教的居家模式,這都不利於回教入侵後的保留。此些複雜之因素,有待後人進一步探討。



回目錄 

74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