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版本已過時。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到最新版本。

關於『住嚴

『住嚴』一詞是依「十住莊嚴」和「法住莊嚴」之意來命名的。

 

「十住莊嚴」

「十住莊嚴」之本意是 取自弘法大師《十住心論》中對第十住心「秘密莊嚴住心」的開示。而「秘密莊嚴」精神是真言宗行者究竟解脫的一種具體體現。那何謂「秘密莊嚴」呢?

第一、就「秘密」而言,大師說:「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謂之密教。 」。 秘密不是一般世間所說的不可告人的那種秘密,真言的「秘密」是指佛陀法身自受境界非凡夫可以理解,也非語言所能比喻理解。是佛者法性流露的體證。十地菩薩亦無能窺知的佛果境界。而佛為愍眾生而從法樂中顯現加持說三密門。而此三密修持是為密教。

第二、就「莊嚴」而言,從秘密的精神實踐來說,則有「無盡莊嚴」的內涵。大師引用經疏說:「所謂莊嚴者;謂從一平等身普現一切威儀,如是威儀無非密印。從一平等語普現一切音聲,如是音聲無非真言。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本尊,如是本尊無非三昧。然此一一三業差別之相皆無邊際不可度量,故名無盡莊嚴」。

第三、眾生皆具有成佛的可能,有些也許需要長久時間,有些也許在今生就能成就。但在大師的精神中,只要踏上學佛的佛子,都能在大日如來的加持中顯出二世成佛的無限潛力。

因此十住莊嚴說明了眾生在三密的加持修行中內心體證了平等解脫內涵,並外顯在平等慈悲的生活中,這才是真言解脫的無盡莊嚴境界。

 

~「法住莊嚴」~

而「法住莊嚴」有著「正法嚴身」之意。所謂「法住」,在《雜阿含經》〈須深盜法〉一文中 (參考以下註1),須深問佛陀如何得能修學智慧解脫。佛陀告訴須深:「先知法住,後得涅槃」。 這意思是說在修行過程中需要先瞭解佛說「法」的真理(知法住),才能依法實踐,也才有可能獲得解脫的境界(得涅槃)。而「法住」的真理內容就是佛說的「緣起無我」 、「緣起性空」的勝義真理。 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行者要能先知有關世間緣起的一切智、一切性空,才能進一步在正知見的引導下,專精修學。 也才有可能斷離我見無明,證得涅槃智,契入涅槃的體證。

「知法住」的意涵對所有佛弟子,特別是在道場學習真言密法的學子是一個重要的啟示。因為今日學子經常忽略了佛教真言的本懷與精神,而只是流俗於本尊真言的相 應感覺或只是注意瑣碎的修法法驗密技上。而這樣的結果是與真言教法相違背的。大師在對真言字門作深入解釋時說:「若不解深祕則觸途為縛。不得出生死 ,證解脫」。也就是說,學子不能深入瞭解真言的意涵,若只是如外道般持誦咒語求靈驗者,是作繭自縛,不能證得解脫的。

 

因此,對道場而言,「法住莊嚴」除了有諸佛法報莊嚴外,更有著教令輪身積極教化的 內在精神。

道場未來走向也將朝著正法常住和實踐莊嚴的努力來進行,並培養如法正信的真言宗弟子。

 

懷海圓智

註1:關於〈須深盜法〉一經出自《雜阿含經》大正版347經。經文內容大意是佛陀當時於王舍城弘法。王舍城的國王、長者、居士等因受佛陀感化都皈依佛教並轉而供養佛教沙門。而王舍城的外道們為了要拉回往日的供養,於是推派他們當中一位頗為聰明的年青學者「須深」,出家潛入佛陀的教團中學法,並期待須深將所學的法帶回外道教團中,讓外道教團也能以此來拉攏信眾。須深到了佛教教團中以其自身的知見,以為修諸禪天能得解脫而問許多解脫阿羅漢,結果反而得不到心中想像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須深對於「慧解脫」的瞭解感到困惑與矛盾。於是須深去見了佛陀並請問了佛陀。佛陀告訴了深須關於「慧解脫」的阿羅漢們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並且能處靜處,專精思維,不放逸、遠離我見,不起諸漏,心得到了(善知)解脫。 

    須深進一步表示無法理解『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也不明白如何集中精神,專心思維來除去我見得到解脫。佛陀告訴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意思是說,不管你現在是否瞭解,但解脫的次第就是要『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於是須深請求佛陀為他解釋如何才能「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於是佛陀善巧的為須深 譬喻並說明要先建立正確的世間諸法緣起的正見,明白生命的流轉還滅的因緣,然後才可能經由集中精神,專注思維,斷離我見,心獲得解脫清淨。深須聽聞後深深得到啟發,得了法眼淨,心中獲得了解脫的信心,不必再依靠他人來度。在正法中得無所懼。 

    而此,須深也為其初發起的盜法不良動機,在佛陀面前懺悔。佛陀原諒了他,並肯定其能對自己過錯有所覺悟,勇於承認懺悔人,日後必能「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此外佛陀也進一步解說了「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到苦報。

 

 

住址: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200巷7號 搭乘台中公車:在台中火車站搭乘公車100、55至{北屯站}下車 搭乘火車:至太原火車站下車